虽然湖南米粉没有柳州螺蛳粉臭得出位,也不如桂林米粉家喻户晓,但湖南米粉低调却自成一派,绝对是被严重低估了的米粉。 只要你恰(吃)过一碗正宗的湖南米粉,绝对终生难忘。 粉的形状,关乎城市的“尊严” 湖南人的一天是从早上嗦一碗米粉开始的。 准确讲,并不能用“湖南米粉”去形容或概括这碗粉,因为每一碗都应以地级市甚至是更小单位为区分,而不是以省为划分,在湖南一个县一种方言一种米粉。 对于长沙人,扁粉才是灵魂,洁白如玉,柔软顺滑,吸收汤汁更易入味; 对于常德人,圆粉才是王道,Q弹有嚼劲韧性足,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 吃货界的灵魂人物,因执导《舌尖上的中国》而被人熟知的导演陈晓卿说,“粉的形状对湖南人来说是关乎尊严的问题。” 所以并不存在去到粉店里老板会问你“七圆滴还系七扁滴”这句话,走到长沙粉店,默认就是扁的,去到常德粉店,默认就是圆粉。 不论是扁粉还是圆粉,在湖南人面前万不可问的是:那不就是米线、河粉吗? 这问题一定会被吃辣长大的湖南人用一句“莫逗霸啦,招呼老子发宝气”(别逗了,小心我发飙)怼回去,因为米粉就是米粉,可不是什么米线、河粉。 老板从盖着湿纱布的塑料筐里抓出一把米粉,抖落一下,正好二两,下入滚开的汤锅里,只需烫数十秒便迅速捞起。 陈晓卿形容这米粉“冰清玉洁”,在汤里的姿势可谓“玉体横陈”。 汤是米粉的灵魂 说起湖南的米粉,永远舌尖汤水汹涌。 米粉本身没有味道,需要吸收汤的滋味,所以汤头是一碗米粉的关键。 长沙米粉的汤由猪肉、猪大骨、鸡骨混合熬制通宵,讲究“清澈”二字,清而不淡,汤鲜而味不寡,原汁原味。 这一口汤,等同于女生最爱的奶茶、男生的肥宅快乐水,是唯一能让长沙人早起的动力。 衡阳鱼粉的鱼汤,要用猪筒子骨加黄豆熬一夜,再加入清早现杀的鱼,熬成浓稠黏嘴、鲜掉眉毛的乳白色鱼汤。 鱼骨里胶原蛋白带来的胶质感,是衡阳盛产美女的秘密。 各地的米粉汤底不同,猪骨汤、牛骨汤、海带汤、土鸡汤、乌鸡汤、鱼汤、猪手汤、猪肚汤……甚至还有甲鱼王八汤。 湖南人脾气火爆、性子急,但在为米粉熬汤这件事上,却意外的“耐得烦”。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是贴在湖南人身上的标签,他们聪明、勤奋、好学,有实干精神和闯劲儿,勇于攻克难关。 在全国的水系里,大多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湘江北去”的湖南人,如汪涵所言,从来就不是循规蹈矩地活着,他们天生朝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坚定前行。 因此成就了岳麓书院门前那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千古名言。 王夫之、曾国藩、毛泽东、齐白石、左宗棠……喝着湘江水、吃着洞庭米长大的湖湘人才,就像湖南的米粉一样,柔中有韧劲,又如小火慢熬的汤,熬得住岁月的苦与难。 天秤座选择困难症,是不适合来湖南吃米粉的,每天会因为选不出吃哪个码子(浇头)而纠结万分。 一般来说,码子分为炒码和煨码。炒码现点现炒,煨码则是提前制作好的码子。 仅就码子来说,湖南米粉的码子品种和数量就足以让其他三十多个省份目瞪口呆。 一碗湖南米粉头上,码着整个湘菜王国。 凡是湘菜有的,几乎都能成为米粉的码子。就算菜单上没有,老板也能现炒满足各位饕客。 哪怕是点一碗什么也不放的光头粉,那些免费添加的小菜佐料,也足以增添丰富的味道。 脂香浓郁的油渣、口水生津的酸豆角、酸包菜、酸萝卜、藠头,辣得开胃的剁椒、辣椒萝卜、雪里蕻、榨菜丝、海带丝,腊八豆、炸花生米……都是店家诚意满满的自制,透露着湖南人的豪气爽朗。 没有不是重口味的湖南人 在任何一家湘菜馆的菜单上,总能看到“口味”系列:口味肥肠、口味蛇、口味虾……外地朋友问我,这是一种辣炒的形式吗? 说是也不是,“口味”二字很玄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种“重口味”的形式。 湖南人默认“口味=重口味”,对菜的评价标准是“是否起口味”,给一家餐馆的至高褒奖则为“口味极好”。 重口味离不开辣椒,被称为“天然行走的辣椒收割机”的湖南人,身上也自带“泼辣直爽”的火辣属性,就像嗦粉一样,痛快、酣畅,无须遮掩。 与江南水乡温婉派女孩不同的是,湖南辣妹子天生一股“癞痢婆”的热情能干劲儿,聪明伶俐、聊撇(爽快、干脆)、能言善道调子高,不过却是“辣椒口豆腐心。” 重口味的湖南人,却将娱乐精神发挥得尽致淋漓。在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省会长沙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嗦粉、搓麻、捏脚,是体会湖南人享受生活的不二法门。 毕竟,食物好吃的地方,人的满足感就特别足。 更多资讯请访问中国米粉产业网:http://www.mifen114.com
湖南米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