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保鲜时间短、抑制三七轮作障碍……昨日,云南农业大学举行2017年科技工作会暨创新成果发布会,2017年该校科技创新一无所获,一大批技术已在民生、经济等范畴应用。 米线保质期延长16小时 米线,是很多昆明人的最爱,但新颖米线的保管不时是个难题,市场上都是散装米线,卫生问题堪忧。云南农业大学的一项创新成果可以把米线的保质期延长16个小时。该校和劲松团队开发了新型协同杀菌技术,可以用在果蔬、水产品、野生菌、米线、生食火腿片等鲜食或贮藏保鲜食品上,目前,旺旺集团旗下100多家企业都已用上了。 三七林下生态种植 云南是三七的主产地,产量占到全国的98%。但是,三七种植存在严重的轮作障碍问题,连种会招致坏死和枯萎,就算间隔10~20年也难以消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局。该校朱书生教授团队,根据物种多样性相克相生原理,构建了针叶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完成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处置目前三七安全性和质量欠佳的问题,缓解目前农田无地可种的局面。2016年试种5亩,2017年示范500亩,今年计划推行2000亩。
三七实现林下生态种植 米线保质期延长16小时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