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来自不同地市县份、口味轻重各异的米粉“人为”地将南宁的四季区分得更明显,如此怪诞的吃法,光是想象就足够“粉仔粉女们”口舌生津进而口水众多。而为了证明这究竟是件多么令吃货激动的事,小记还真的“犯二”似的按照味觉指示去吃了。 这一吃才惊觉,能让南宁的秋天更动人的非是“南巴仔”引以为傲的老友粉(理论证明,老友粉的酸爽最宜“许配”给夏天),也不是近几年在帝都红得发紫的柳州螺蛳粉(邕城冬天,唯有一碗见螺香不见螺的螺蛳粉能抚慰异乡人的心胃),还不是婀娜多姿、活色鲜香的玉林生料粉(锅里滚着的料多而杂的生料粉,对应万物向上的春天,才妥),而是低调不张扬、香润兼备的全州红油米粉。 大约有人会问“全州红油米粉?什么粉啊?” 度娘“脑补”了一句:“在广西的米粉种类中,能与柳州螺蛳粉比红的,全州红油米粉算一个;能与各地汤粉比鲜的,全州红油米粉也算一个。”(汗!难怪谷哥说度娘太中庸。) 所谓“红油”,理论上是指选用“全州三辣”之一的红辣椒经过煮、磨、熬、炼工序而得到红闪闪、香喷喷的特征米粉“油”,正是它使得全州米粉有了不一样的灵魂。 这家“阿文全州红油米粉”或许论不上绝对正宗,但滋味之出众和稳定,曾经成功俘获了本报诸多吃货的心,成了本报除了“云景大饭店”之外的巨火的午餐处置地,特别是这个秋天。 点上一碗招牌红油米粉,红油、圆粉、筒骨黄豆汤“三剑客”,相互“勾搭”:好汤沉底,经过几小时的慢炖,它曾经“乳白”并充溢骨头钙等“好料”,正冒出热气;圆粉烫得刚好,不趴且弹,每一秒都在吸纳着汤和红油的精华;而红油漂浮在汤面,没有压榨性地盖住整碗粉,浓香恰恰。一口粉,一口汤,间或吞下几颗软糯的黄豆,鲜呀,香啊,辣啊,润啊,好好吃。 吃到见碗底,只觉全身舒坦,神清魂润,真真好过“秋”。
广西吃了红油米粉好过“秋”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