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种风光名胜黑怎样会来桂林呢。”在市中心的两江四湖景区走了不到200米,曾经被四五个兜售船票的大妈拦路拦到崩溃了,脑袋像拨浪鼓一样摇过来:(船票、门票、套票)不需求不需求谢谢。两个小时以前还漫步在雾气氤氲的堂安梯田和原生态的侗寨村落,转眼间却被比比皆是举着小旗的旅游团包围了,就像一下子从仙界打回凡间。关于一个旅游喜欢钻野地儿的人来说,“老牌旅游城市”桂林的确不是首选,但两天下来,竟然在心里偷偷算计起何时还能再来——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怎样历来没有人通知我桂林这么好吃!而且,这里面还藏着一个庞大的误解,跟兰州拉面和黄焖鸡米饭齐名的所谓“三大国民美食”的桂林米粉,最常见的版本根本不是汤粉而是干拌粉呀!桂林山水甲不甲天下今天真不好说,当年宋朝人喊出这句话时,桂林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今天不掏个二三百船票钱哪里看得到山水,但嗦一碗粉只需5、6块就能乘兴而归。要我说,城市宣传语这种东西也该与时俱进了,“桂林米粉甲天下”这句话倒真想让人呱唧呱唧呢。米 粉即便没吃过也一定听说过桂林米粉,比起后起之秀螺蛳粉,桂林米粉早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年前,我在北京还慕名吃过一次,汤粉里加了各种各样的配菜,蔬菜花生木耳肉沫——桂林人一定看笑了:这是什么鬼呀。可若不是本地人,这很可能是你和“桂林米粉”的初次见面。不少人接触桂林米粉都是从这种画风开端的吧带着固有印象,点了一碗经典卤菜粉——呃,正宗的桂林米粉是……干拌的,没有汤?满腹狐疑的拌匀,嗦第一口时就叫出了声——原来桂林米粉可以这么香!卤菜粉,最下面有卤水。那块腐竹摊开之后巨!大!无!比!两个人吃差不多,只需1块5 泪目。理论上,“桂林米粉”并不是指代某种特定的粉,而是一类米粉的统称,其中包含了卤菜粉和汤粉。经典的卤菜粉是靠卤水调味的干拌粉,配上几片卤肉和酸过的小菜。一家米粉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家花了几时间和心机熬制卤水。呐,桂林也不是没有汤粉,只不过跟卤菜粉相比滋味没有什么亮点。图为牛肉粉。卤水通常装在一个小壶里,和配菜一同放在佐料区,看上去随意且不起眼,但每一个桂林人都懂得卤水即是桂林米粉的灵魂。配料无外乎八角、桂皮、甘草、罗汉果等,牛骨和猪骨的参与也很常见,但由于触及配比和火候等要素,每家店熬制出来的卤水都不尽相同。卤水难熬,也难怪桂林米粉一出了桂林就水土不服,好好的干拌粉清一色都变成了“更好偷懒”的汤粉。卤水大约就是这个样子惹,普通装在小壶里第一次吃卤菜粉的人,拿到米粉之后很可能一脸懵圈(比如我)——除了米粉和几片卤肉之外啥都没有。可千万别就这么吃了呀,还有好多配菜在佐料区需求自己放呢。葱花、腌萝卜、酸豆角、糟辣椒、干辣椒,还有自助的筒骨汤——关键来了,假定看到有人吃粉之前放了骨汤,八成不是本地人。地道的吃法是先嗦粉,后喝汤,最好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我被前排大哥带跑偏了,依样画葫芦加了点骨汤,嗦的也很开心呢)
这么多年,你都误会了桂林米粉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