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知名米粉品牌,你可能首先想到那个90后北大硕士开的米粉店--伏牛堂。但是,我们今天要另外分享一个米粉品牌--四有青年。还没开业,就估值3000万;试停业10天,做到了粉面类美团外卖的No.1;开业48天,卖出18300碗米粉;成立1年多,单店外卖突破15000单。2016年5月,同在北京,都主打湖南米粉,伏牛堂曾经如日中天,四有青年刚试停业。成立3年,伏牛堂在京津地域将门店扩展至20家。而在1年多里,四有青年就开了13家店。它到底什么来头?"四有青年"对,这就是四位创始人。"挑头"的赵刚在开店之前,还是一上市营销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钱途无限。但他放弃了价值千万的股权,并拉了三位合伙人一头扎进餐饮界。不是看伏牛堂特别火,他们也要跟着卖米粉,由于他们最初思索的品类是包子。可是包子做到极致很依赖师傅技艺,而且不合适外卖。朋友建议选米粉,容易标准化、发挥空间大,也能做出价值感。消费升级成定局,他们决议以最好吃的米粉俘获帝都白领的胃。为此,他们前往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品味数百家知名粉面店,最终选择了湖南津市米粉。正宗 VS 好吃张天一是湖南常德人,在北京吃不到地道的常德米粉,进而有了伏牛堂。伏牛堂有句slogan就是"坚持正宗",不迎合、不改良,有态度、有温度。不只处置温饱,更要经过正宗的湖南牛肉米粉树立人与故乡的情感关联。四有青年一开端也不示弱,请来了湖南最著名的"刘聋子米粉"手艺传承人及"曹记米粉"的创始人参与产品研发,保证口味正宗。可是,顾客却对这正宗"不感冒"。特别是送外卖时,米粉容易变软、断裂,致使于顾客误以为不新颖。不像伏牛堂执着于"正宗",四有青年很快就决议改良。顾客抱怨"太油、太辣",他们就对辣度、油量、咸度中止调整。还丰厚配料,加肉、千页豆腐、炸黄豆等。经过不时调研、优化,推出了北方人爱吃的米粉。中国小吃种类可谓"百花齐放",煎饼、肉夹馍、驴肉火烧都被做成了餐饮品牌。研发产品时,有人执拗像张天一,坚持正宗;也有人灵活如赵刚,力图好吃。且不说很多消费者吃不惯,就算四有青年坚持正宗,也会成为"没有特征",由于伏牛堂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和品牌沉淀。事实证明,这一迎合顾客的差异打法很凑效。匠心 VS 标准化"不时以来,餐饮圈都有一种思想,就是所谓的工匠肉体只存在于高档的、小范围的单店里,就似乎做连锁快餐和标准化餐厅不需求匠心一样。"赵刚以为,匠心和标准化并非"鱼和熊掌",四有青年要"兼得"。1. 做少,做精只卖10样产品,5款常德代表性米粉,2款针对外卖,3个灵活变卦款。做得少,才更有可能做得精。怎样出精品?食材好,才有上乘出品。四有青年与黑龙江雁窝岛农垦集团直接协作,在具有自然环境的万亩基地里,散养着东北民猪、西门塔尔牛、野山鸡、稻田鸭等动物,经过谷饲和自由寻食,保证食材安康。"从农场到餐桌"的食材供应链,为精品提供了保证,也为四有青年赢得了投资人的自自自自信心和消费者的口碑。2.智能烹饪,高度标准化每一个连锁品牌的基石都必需有标准化。为此,四有青年学习米其林餐厅的标准化烹饪方式,采用国内抢先的"舒味"智能烹调设备,精准控温到±0.1度,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将厨师与机器的优势融合,做到"分歧好吃"又不失人情味。标准化保证了出品稳定,也大大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范围扩张才有了可能。四有青年在4个月后开了第一家分店,接着在8个月的时间里新开店12家,平均一个月开店1.5家。外卖 VS 批发比达咨询研讨报告显现,2016年中国外卖市场买卖额达1761.5亿元,估量到2020年可达2000亿元。单靠堂食,营收有天花板,毕竟停业时间和面积有限。为了让产品更合适外卖,四有青年分别米粉企业研发高压制粉机,让米粉更劲道。外卖包装反复实验,最后将盛粉的托盘和盛汤的盒子叠放,既不影响口感又俭省包装本钱。在外卖推行方面也出手大方,鸡杂米粉长期9.9元,用来引流。上线各大外卖平台的同时,四有青年积极研发自有系统--四次方智能快餐系统。顾客可扫码点餐,商家可查看销量、监控店铺状态。系统跟三大外卖平台打通,每个外卖订单都能同步到自己的数据库,还会发送差评报告。这不只俭省管理本钱,也有利于自己积聚客户。值得敬重的是,这一系统逐步免费开放给快餐企业。目前,四有青年每家门店月销量都能突破10000单,关于一个成立一年多的品牌而言,这无疑是个漂亮的战绩。而同样是"互联网+米粉"的伏牛堂在做什么呢?假定说外卖把门店触及顾客的半径延伸了3公里,进而带来数十倍于堂食的营收,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把这一触及范围扩展至30致使300公里?这就是伏牛堂在做的事--餐饮批发化。张天一说,商业的本质是效率。标准化的产品才有高效可言,产品在多个场景销售也能进步商业效率。四有青年成立时,伏牛堂曾经打造了"堂食+互联网外送"的流通模型,然后着力于餐饮食品批发化,将爆品在淘宝、天猫、每日优鲜、京东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废弃餐饮的边境,让产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流通。关于"吃"的消费,不只发作在饭点,不止发作在门店周边。近一两年便当火锅的走红就是明证,大龙燚、海底捞都生恐错过这拨"懒人经济"。便当米粉也不例外,除了天猫、京东,伏牛堂还跟盒马鲜生这一新批发渠道协作,前段时间又与全家达废品牌协作,入驻全家在华北地域一切的便利店,主推招牌黄牛肉米粉。便利店主要营收来自餐饮的现状显而易见,其对餐饮界的"打劫"更是让很多快餐店老板叫苦不及。快餐、小吃是比较合适批发的餐饮品类,伏牛堂将其与便利店融合,走了条不寻常路。但批发化的餐品还有刚出锅时的地道味吗?张天一更关心的则是消费和渠道升级。
放弃千万股权卖米粉,1年13家店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