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温州特产,产自永嘉县枫林镇的沙岗粉干,传统上都是用大米做的。如今,镇上一位叫杨银平的居民,却开发出用其他品种的粗粮做成的粉干。虽然吃过粗粮粉干的人反映不错,但由于刚上市不久,还打不开销路。近日,杨银平给温州日报打来电话,希望“新闻助农”栏目能帮他吆喝吆喝这种新口味粉干。杨银平说,自己本来在外地开超市,这两年回到老家想做点事,发现这里最容易利用、也挺有名气的资源,就是粉干。去年底,做了半年传统粉干后,他觉得市场上同类粉干太多,只有变着法出新产品,才有机会打响自家牌子、提高利润。他试着用荞麦、玉米和黑米来做粉干,结果荞麦粉干口感有些糙,其他两种,试过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好吃。关于好吃的例子,杨银平能举出不少:上个月,一位平时在江苏无锡的朋友来他家做客,他请朋友尝尝玉米粉干,那位朋友不仅吃了觉得好,临走还带了10公斤回无锡;前段时间,一位在永嘉县城工作的老乡,回枫林看望父亲时,吃到了杨银平送来的玉米粉干,回到县城后,特意托父亲再买5公斤带到县城。有韧性、吃着有嚼劲,不论是煮是炒都不容易寸寸断,这是吃过粗粮粉干的人,时常会提到的一点。“口感好是因为里面加了山药磨成的粉。”杨银平说,为了把握好山药和粗粮的比例,他试验了一个多月。制作工艺上的差别,也是粗粮粉干口感不同的原因。现在的普通粉干大多是用机器做出来,一天10个人能做5000公斤。杨银平做的粉干,蒸、煮、泡、晒这几道工序全是手工,同样人数,一天只能做出500到1000公斤。这还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的产量,因为普通粉干靠机器烘干,粗粮粉干却全靠太阳晒干。正是这些原因,让杨银平的粉干卖得比一般产品贵。“粗粮粉干每公斤要7.5元,市面上普通粉干大概4.5元一公斤。”他说。眼下,杨银平正在为自己的新品种粉干注册“杨老伯”品牌。想尝试“杨老伯”粉干的读者,可以拨打杨银平的电话:18958833000,也可以到以下地点购买:永嘉县上塘永兴路88号大资源绿色食品生活园;上塘环城路408号土特产专卖店;永嘉瓯北罗滨小区12幢28号永嘉土特产店;永嘉岩头镇丽水街153号土特产专营店。中国米粉产业网汇聚最全面、最真实的米粉产业最新动态,更多的米粉产业信息请关注中国米粉产业网。
粗粮粉干,不妨尝尝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