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天下闻名。然而,长期以来,它一直作为一种地方小吃难登大雅之堂,本地的米粉店也多以夫妻店、小铺面为主,桂林米粉店的质量和管理更是参差不齐,始终没有一个规范的评定标准,导致米粉行业做强做大的企业极少,更难以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向全国范围推广。 9月,桂林市出台了《桂林米粉店建设与服务规范》和《桂林米粉店等级评定》两项地方规范,并随之启动了米粉店等级评定工作。11月初,桂林地方美食评选指导委员会、市商务局联合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组织市餐饮烹饪协会、市米粉行业协会、相关院校的专家组成2个专家组,分别赴各县区对报名参评的100家米粉店进行等级评定。11月13日,桂林地方美食评选指导委员会、市商务局在第三届桂林地方美食评选活动现场公布了达标店和星级店名单,其中,桂林米粉达标店共62家,三星级店有10家,四星级有4家,五星级有4家。 星级评审,将为桂林米粉店开启一条高端之路。外国客人在桂林市一家走高端路线的米粉店里边品尝米粉边喝啤酒。 桂林米粉店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桂林米粉拥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全市有2000余家大大小小的米粉店,遍布街头巷尾。米粉不仅是桂林人早餐的首选,还是本地重要的主食之一。但是,在某些桂林人看来,米粉的味道好吃就行,根本不在乎店面的建设好与不好,甚至觉得米粉店越破旧越老牌,“冒出”的米粉越好吃。一些看起来邋遢的小店门口人头攒动,不少人端着碗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市民陈裕堪称米粉爱好者,他经常开着车在市区到处寻找米粉店,希望品尝各家好吃的米粉。“很多米粉店虽然破旧,但做的米粉味道好,有些店面装修好、价格较贵的米粉店,米粉却很难吃。”他说。 “其实,跟陈裕观点类似的桂林人不在少数。可以说,这种观点的普遍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桂林米粉店档次的提高。”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科工作人员李家桥说,“有的小店也许味道好,但用餐环境太差,卫生很难保障。” “多数米粉店的档次要比普通餐馆低,少数米粉店的卫生环境更是堪忧。”李家桥认为,影响桂林米粉整体形象的一般是那些管理不善、建设与服务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的小铺面,这类米粉店不考虑做大做强,只想挣点钱维持生活即可,而铺面也是短期租用的,因此不愿意对环境进行更新改造。另外,由于桂林米粉的价格比起其他食品来说算是相当便宜的,二两粉多在3.5—4元,还可免费添加酸豆角、酸笋、海带、葱花、辣椒等配料,有的店面还提供免费豆浆,可以说一碗米粉的利润是很低的,米粉店要赚钱只能靠走量,而米粉要涨价又无法得到本地消费者的认同。薄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米粉店无力再进行装修与服务上的投资,这也阻碍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事实上,外地的桂林米粉每碗卖到十几元,生产成本却和桂林本地店差不多。 《桂林米粉店等级评定》地方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晞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听一位米粉店老板说,麦当劳曾经联系过他,准备引入桂林米粉销售。洋快餐拥有成熟配套的制度流程、安全卫生的生产就餐环境,以及强大的配送、销售渠道,这些恰恰是桂林多数米粉店的软肋。试想如果有一天麦当劳也卖起桂林米粉的话,桂林现有的这些米粉店如何去跟它竞争?所以桂林的经营者应该有前瞻性的眼光。”信息来自中国米粉产业网http://mifency.99114.com/
桂林米粉开启高端之路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