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外乡特征传统美食,于2007年入选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被誉为广西“三大米粉”。 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开胃,冬天吃着驱寒。老友粉是当地没有阶级分化的小吃代表,深受食客喜欢,老友粉店提高南宁市的街头巷尾,走街串巷就能吃遍老友粉,非常具有民生气质。 如此深深烙印在南宁人情结里的老友粉,是地地道道的广西特产,而它的降生,源于一个有情有义的故事。 相传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老翁每天都喜欢莅临一家“周记”的茶馆,和茶馆的老板无话不谈,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但是有几天这位老翁由于感冒没去,周记老板十分挂念,便将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末、酸笋、豆豉、辣椒等煮成热面条一碗,送与这位老翁吃。 本来因生病而食欲不佳的老翁,看到这碗热辣鲜香的面,顿时兴味十足,品味后他也发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事后老翁十分感激,便赠予周老板“老友常临”的牌匾,“老友粉”也因此名扬八桂。 任时光荏苒,南宁人不断守候着这个暖和的故事,当年那碗如火如荼的老友粉,往常变成了陪伴百万普通市民春夏秋冬的共同美食。 虽说在南宁,早餐、午餐、晚餐都能见到老友粉的身影,它早已成为南宁人心底里的老友。屡屡外出远行回来,都立马要吃一碗老友粉,只需那熟习的滋味落到肚子里,才有一种家的觉得。 但是,有一些终年在外打工的南宁人,由于工作繁忙,只能暂时与这份情结隔绝,对他们而言,能“嗦”到一碗如火如荼的老友粉,俨然成为一种奢望。 不过往常好消息来了,看着“好朋友”螺蛳粉和桂林米粉纷繁出了袋装,老友粉也按捺不住了,于是在开端出真空袋装的老友粉,在外地工作、旅游的朋友,也能把这份具有南宁特征的特产,分享给亲朋好友。 比如这款“韩太老友粉”,就是真空袋装的,它精选上等原材料,一切配料皆由手工选择,清洗、切配、炒制,由多道工艺精制而成,恢复一份地道的南宁风味。 它的佐料十分丰厚,其滋味鲜、辣、酸、香俱全,但酸辣又绝不过火,恰恰勾起了食欲却有不过于刺激,米粉也是爽滑筋道、弹性十足。 这样一碗老友粉,口味鲜爽,汤料香浓,开胃驱寒,一碗下肚,常常让人满头大汗,淋漓尽致,欲罢不能。关于远在外地的南宁人来说,当闲暇时能端起一碗老友粉,在那蒸腾着热气的美味米粉中,慢慢咀嚼充溢友谊的温情故事,品味着属于南宁人的真情与暖和
吃着韩太老友粉,听一听老友的故事
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